基于岗位薪酬绩效的优化方案
基于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方案
基于人员合理流动的优化方案
01基于岗位薪酬绩效的优化方案
▌1. 解决问题
(1)“大锅饭”问题
(2)薪酬的公平性问题
▌2. 适用企业
适合于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或者阶段积累之后,人员日益增多,组织日益庞大,薪酬体系逐渐无法适配,员工聘用与晋升常常无规则约束。
▌3. 方案设计及实施
核心目的:
在国有企业工资帽和总盘子的要求下,尽可能的保障薪酬的公平性。主要包括薪酬的内部公平、外部公平和个体均衡。
外部公平要求公司给予员工的薪酬与该行业的市场普遍行情相比,具备可比性。内部公平指的是岗位之间的公平性,具体而言包含两种情况:一是在同一部门内,不同的岗位之间具有层级公平性;二是不同部门之间,同一职位具有公平性。这里的公平并不是说薪酬相同,而是说薪酬与岗位的价值成正比。例如,同样是部门经理,市场开发部门和其他支持部门显然价值不同,对应的薪酬也就不同。而个体均衡则强调个体能力差异导致的薪酬差异,即同一岗位上的不同个体,他们的工资是可以不一样的,应该与他们的业绩或能力成正比。
核心工具:
市场薪酬调研,岗位价值评估。
核心步骤:
第一步,市场薪酬调研。市场薪酬调研是优化薪酬体系的基础步骤,通过收集、分析和比较同行业、同地区、同岗位的薪酬数据,以确保公司的薪酬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相符。
首先,通过薪酬调查公司、薪酬数据库、行业协会报告等途径获取数据,确定可靠的薪酬调研数据来源。明确需要调研的岗位,确保调研结果与公司的职位设置相匹配。
其次,收集足够的薪酬数据,包括基础薪资、津贴、福利和奖金等方面,同时要注意数据的时效性,以保证准确性。对薪酬数据进行细致分析,可以采用分位值、中位数等指标来比较公司薪酬与市场水平的差异。
最后,评估公司的薪酬水平与竞争对手的差距,了解公司在市场中的位置,最后出具薪酬调整建议。
第二步,岗位价值评估。在开展岗位价值评估之前,需要先进行岗位标准化,也就是将公司内不同岗位的职责、技能和贡献进行比较,建立统一的岗位体系。
进行岗位标准化处理时需要考虑的事项:梳理和规范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,确保岗位描述清晰明了;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技能、经验和学历等要求,以便后续薪酬体系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能力和贡献。
在以上步骤完成之后,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模型,进行岗位价值评估,对不同岗位进行评级划分,例如海氏和美世评估方法,以便建立岗位层级和等级。
第三步,薪酬体系设计。薪酬体系设计是根据市场薪酬调研和岗位价值评估结果,制定符合公司特点和战略目标的薪酬策略和结构,开展薪酬分析将评估后的岗位与市场薪酬数据进行对比,确保岗位薪酬与市场的合理匹配。
第一,建立薪酬结构,包括基本工资、绩效奖金、津贴和福利等组成部分,确保不同薪酬要素之间的内在平衡。
第二,建立薪级薪档表,划分薪级薪档并确定薪酬标准,初步确定档差、级差,并不断调试,使其最终达成数值稳定、重叠均匀、差异明显的效果。
第三,设定不同工资级别,使员工能够在表现良好时得到适当的晋升和薪酬增长,考虑员工的福利待遇,如健康保险、退休计划、休假政策等,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。第四步,员工入级入档套测,实施并执行。
基于薪酬优化的体系重建,还可以与绩效考核体系、职业发展晋升通道融合,构建更为通透的优化举措。
02基于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方案
▌1. 解决问题
(1)人力资源规划不明
(2)人员-岗位不匹配
▌2. 适用企业
适合于逐步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转变,需要在人力资源端建立起充分的优势,以期在经营上获得更大发展的国有企业。
▌3. 方案设计及实施
核心目的:一是避免国有企业因领导变动,以及重组合并带来的人力资源波动,并降低其影响。二是获得企业最小个体单元的能力信息,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,指导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工作,比如薪酬、招聘、培训等,通过这些细分的人力资源模块来更好的与战略相匹配,从而支撑战略。
人才盘点盘的是人的能力,而不是人。而人才盘点的核心,是对员工当期能力的考察,能力的范畴包括隐性能力(冰山模型的下半部分)和显性能力(职业技能、行为标准判断等)。
核心工具:人才盘点,胜任力及潜力模型。
核心步骤:
第一步,定义人才队伍。从战略地图推导组织能力要求,将组织能力拆解到个人能力,最终找出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人才,并将人才队伍分类定义。一般来说为了更好的对人才进行系统盘点,需要按照公司的需要将不同的岗位归类为不同的人才队伍,常见国企人才队伍分类方式如下:
企业家——企业发展的领航者
党建人才——组织政治方向的维护者
经营管理人才——经营和运营管理的实践者
技术人才——核心竞争力的缔造者
技能人才——生产一线的奉献者
然后需要对公司不同的人才进行精准定义,这里可以按照人才队伍的形式,也可以采用分岗位的形式,交由各个部门负责打分人员,进行人才分类。
第二步,搭建人才评价模型。以人才为核心,根据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实际情况,搭建胜任力模型,以胜任力模型为主要工具,综合评价人才,绘制人才九宫格。
首先,将企业经营活动拆分,筛选出关键行为,将人才队伍特征与关键行为匹配,确定各个人才队伍胜任力模型。
其次,根据核心发展目标,推导出企业发展所需的胜任力,在此基础上,对不同人才、不同岗位的关键行为进行明确,通过广泛调研,并充分结合行业经验,最终明确每个类型人才的能力词条。然后将能力词条与特征行为链接,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词条权重以及评分对象,进行有效的打分,凸显人才盘点工作的核心——选对模型,客观打分。
最后,在完成评价后,进行数据清洗、计算和统计,将每个人在人才九宫格中进行定位,结合不同人才地图,对人才队伍进行分级,分析人才梯队现状。
第三步,开展各个模块相关工作。例如,撰写《人才盘点报告》以及《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》,调整岗位和人员,使其达到匹配;锁定高潜力人员,并针对性培养,优化不合格人员等
03基于人员合理流动的优化方案
▌1. 解决问题
(1)领导力下滑问题
(2)中层僵化问题
▌2. 适用企业
适合于进入稳定发展期的国有企业,人员端呈现出除了人员自然离退和新增外,其他人员保持稳定的状态。
▌3. 方案设计及实施
核心目的:避免绩效考核对中层干部的无效性,规避干部选拔任命制的弊端,降低专业岗位向管理岗位晋升的风险性,保证领导力水平,激活中层管理群体。
核心工具:轮岗制度,竞聘制度。
核心步骤:设计轮岗和竞聘制度,并严格执行。
第一步,明确设计轮岗制度和竞聘制度的目标和目的。这可能包括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、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、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等;确定轮岗的周期和频率,这可能因企业规模、部门性质和员工数量而异,对于国有企业中层干部来讲轮岗周期可以是一年或更长,但不超过3年以上。
第二步,识别适合轮岗的岗位。这些岗位应该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交叉性,以便员工能够在不同岗位间获得全面发展。明确参与竞聘的条件和标准,包括员工的资格要求、工作经验、技能等,并为员工参与轮岗和竞聘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支持,确保他们具备胜任新岗位的能力,并且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。
第三步,按照预定的周期和频率,组织轮岗和竞聘。确保竞聘过程公开、公平,员工有充足的时间了解新岗位的职责和要求。在轮岗和竞聘结束后,进行评估与反馈,包括员工在新岗位上的表现、部门间的协作情况等。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和改进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是在整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,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,让员工了解轮岗和竞聘的重要性,鼓励积极参与;二是设计的轮岗制度和竞聘制度并非一成不变,需要不断跟进实施情况,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。这些步骤将帮助国有企业建立合理的轮岗制度和竞聘制度,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。